热情欢迎
每一位来访者

我国卫星制造实现量产

7月22日,跟随第77场武汉工业智能化改造示范推广“周五之约”活动,走进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国内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同日,超2万人线上观看生产线“智造”卫星。

技术创新

生活中常见的共享单车、智能家居、15天天气预测都跟卫星应用有关。低轨道星座建设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建造成百上千颗卫星,对产能要求高。
据介绍,相对传统小卫星制造,位于武汉的这条国内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已将部总装自动化率提升至超六成,企业生产效率提升40%,人员生产效率提升3倍以上,生产周期降低最高近八成,单星生产成本降低50%至60%。

记者看到,航天器智能制造中心内部,两颗小卫星正在被“智造”。如按最高产能计算,在这座兼容1000公斤以下各型卫星生产的“造星工厂”,每一天半就有一颗小卫星下线。
空间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李艳彬介绍,3年前,公司就开始攻克适应多品种变批量需求的可重构技术等11项关键技术,旨在为低轨小卫星组网提供量产能力。这些关键技术,可实现生产过程中精准感知、关键工序质量实时控制、制造全过程数据采集与控制等功能,全面提高小卫星批量生产效率,努力实现“像造汽车一样智造卫星”,并有效验证了我国能把卫星制造从传统人工生产,转变为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这宣告了我国卫星量产时代来临并从武汉起步。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产线小卫星批量化、柔性化、智能化生产走在全国前列,智能化改造示范效应突出,获评第三批武汉市工业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也是武汉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以来航天航空类唯一智改示范项目。
2021年,湖北省航空航天工业产值近600亿元。今年3月,武汉发布《加快推进航天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瞄准千亿级产业规模。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43.9%。

赞(1)
《我国卫星制造实现量产 》咨询电话:18186455313,咨询微信或QQ:9915360,(申报易:项目申报、专利商标版权代理、软件著作权代理、科技成果评价、各类标准化代理、软件开发、商业计划书、工商注册财税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两化融合、企业信用修复、ISO体系认证等)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