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公布 湖北备案单位增至8家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2025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名单,湖北省新增2家机构,分别是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累计总数达到8家。
近年来,湖北落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要求,公共服务与社会服务协同发展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在服务湖北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目前,我省已有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备案8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4家、国家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5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2家、快维中心1家,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一张“网”正加速构建。
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备案网点,是指面向创新创业主体和社会公众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信息服务机构,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公共图书馆、科技情报机构、行业组织、产业园区生产力促进机构以及相关市场化服务机构等,是全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一步,省知识产权局将以促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等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发展。
全力打造“五个中心” 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10月20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重温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武汉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措施;传达学习省委主要领导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要求、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三季度市州党委书记座谈会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和下一阶段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长盛阅春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武汉情深似海、厚望如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6次考察湖北武汉、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给东湖新城社区全体社区工作者回信、向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致贺信、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汉举行的国际《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致辞,为新时代武汉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做好武汉各项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武汉的关爱之深、期许之重、要求之高,切实把总书记的厚望重托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我们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加快把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会议强调,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更加自觉在全国全省大局中谋划武汉发展,奋力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构建体现武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强做精超大城市核心功能,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统筹推进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要着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要着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推动城市高质量更新、高水平运营、高效能治理。要着力建设美丽武汉,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推进共同富裕。要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紧紧围绕抓改革促发展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巩固发展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市委常委班子自身建设,常委同志要带头做到有感恩的心态、实干的担当、成事的氛围、底线的坚守,知重负重、知责担责,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干部胸怀“小干部干大事业”的豪气,鼓足“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勇气,坚定“在表扬声中干工作”的志气,秉承“功成不必在我”的大气,干字当头、以干促上、迎难而上,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武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会议指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在武汉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深入分析了武汉的优势和机遇,明确指出了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武汉发展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按照“六个奋勇争先”的要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力打造“五个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在全省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要统筹当前和长远,按照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三季度市州党委书记座谈会要求,扛牢经济大市挑大梁重任,坚定信心、全力冲刺,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为“十五五”起好步、开好局奠定坚实基础。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