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欢迎
每一位来访者

2024年度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一、电子信息领域

专项1:数字社会治理下的视频大场景智能计算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专项简介:该专项面向城市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新媒体与自媒体内容监测等大规模视频处理场景的智能计算需求,针对我省视频应用场景多、规模大、需求复杂的特点,围绕视频计算异构算力确定性服务、大场景驱动的体系化视频处理算法构建问题,结合算力网络发展特点和国产异构算力资源特性,在整体解决方案、核心算法、关键系统方面取得突破,重点开展视频大场景异构计算技术、视频计算异构算力映射模型和方法、视频计算任务分布式弹性调度方法、视频计算数据安全技术等关键理论和技术研究,在城市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新媒体与自媒体内容监测等大规模视频处理场景中进行高价值示范应用,助力我省数字治理能力及先进计算数字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研究内容:研究异构计算资源下确定性视频计算服务体系结构,包括视频场景可计算模型、社会化视频资源大规模汇聚方法等,实现数字社会视频大场景智能计算框架;研究异构资源下视频智能计算技术,面向协同智算的算力描述、算力需求与资源智能匹配方法等,实现视频智能计算多元异构算力分布式动态调度;研究视频大场景智能计算框架下的体系化视频处理算法,及其原子化技术、算法与算力的自适应映射等,实现场景驱动的视频计算服务资源智能匹配;研究视频计算安全技术,面向异构环境的拟态内生安全方法、广域拟态结构等,实现大规模治理要求的视频数据处理的可信、安全;研制视频大场景智能计算核心设备及系统,完成城市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新媒体与自媒体内容监测等典型场景中的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形成大场景下智能视频服务平台,支持视频算法≥35种,实现≥3种异构算力(含GPU、DCU、NPU等)融合,国产类型≥2种,计算节点数量≥500个,视频并发规模≥1万路。拟态结构中异构执行体数量≥9个,在线执行体数量≥3个。发表SCI、EI等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10篇。培养博士≥1名,硕士≥4名。制定行业或地方标准≥1项。申请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10项。示范应用应用领域不少于2个。带动就业≥20人。

专项2:共享内存池服务器集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专项简介:该专项以面向新型数据中心高性能服务器集群建设需求为导向,突破高性能服务器中基于一致性互连总线的内存扩展、内存共享、内存池资源高效管理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共享内存池服务器集群软硬件研制及示范应用,解决现有数据中心在进行海量、大规模数据计算时遇到的“内存墙”、计算资源与内存资源不匹配等问题,支持数据中心CPU资源、内存资源灵活调度和共享,按需分配资源,有效提升海量资源的计算效率和利用率,为我省完善数据中心高性能服务器集群基础架构方案、高水平建设新型数据中心提供技术支撑,构建创新互补、供需联动的先进计算产业链条。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一致性互连总线技术的数据中心高性能服务器集群架构,实现从以CPU为中心到以“数据”为中心的内存池化计算架构变革。研究基于一致性互连总线的服务器内存扩展技术,解决单机内存容量和带宽受到CPU内存通道数限制问题;研究基于一致性互连总线的CPU与内存解耦技术,实现单台服务器同时支持DDR4和DDR5内存,解决内存代次与CPU强绑定问题;研究基于一致性互连总线技术的多服务器内存池空间共享技术,实现内存池化集群跨服务器间的内存空间高效共享及访问;研究基于一致性互连总线技术的内存空间管理及分配技术,实现内存池化空间动态弹性分配功能;研制基于一致性互连总线技术的高性能服务器及集群的软硬件产品,实现本地化生产。
考核指标:研制内存池JBOM,能与支持CXL最新协议主流CPU互连,与≥4台服务器进行连接,支持与CXL交换机进行连接,内存容量≥6TB,内存访问时延≤500ns;研制大内存服务器,CXL扩展内存条≥16根(≥128GB/根),CXL访问带宽≥80GB/s,支持扩展DDR4和DDR5内存;软硬件协同创新,实现空间弹性分配,支持多个服务器内存空间共享访问;申请发明专利≥30项;实现共享内存池服务器本地化生产,年产量≥1万台/套。
申报要求:该专项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用合作。

专项3:高世代OLED载板玻璃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专项简介:该专项面向高端显示材料技术创新需求,聚焦高世代OLED 载板玻璃配方、熔解、澄清、成型、加工等关键技术,开发具备热收缩率低、杨氏模量高、308nm紫外线透过率高等优异性能的高世代OLED大尺寸载板玻璃(2200mm×2600mm),实现高端显示材料国产化替代,推动我省新型显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研究内容:通过算法优化筛选玻璃料方,获得具备热收缩率≤10ppm、紫外线透过率>80%的高世代OLED载板玻璃配方;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给料计量系统和均化系统技术,构建算法模型,满足产品杨氏模量≥80GPa的性能要求;通过多元融合算法模型优化玻璃液输送通道材料、搅拌方案和工艺控制系统,实现高温玻璃液成分均化、气氛调节、气泡排除、条纹消除、黏度调节、抑制析晶、流量控制,达到高世代OLED载板玻璃高效澄清效果;构建玻璃组分-温度-黏度的数据模型,通过在线高精度玻璃液温度检测技术和快速响应控温技术,解决高世代OLED载板玻璃尺寸变大后厚度极差不稳定等技术难题;研发高世代OLED载板玻璃高精度研磨技术,解决在生产过程中易产生颗粒污染及粉尘颗粒游离扩散污染玻璃的技术难题,提高玻璃边缘强度。
考核指标:研究高世代OLED载板玻璃配方,突破高世代OLED载板玻璃熔解、澄清、成型、加工等关键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世代OLED大尺寸载板玻璃(2200mm×2600mm),实现308nm紫外线透过率>80%,热收缩率≤10ppm,杨氏模量≥80GPa,厚度极差≤0.01mm,内部气泡尺寸<0.1mm。申请核心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核心期刊论文4篇,软件著作权10项。建成高世代OLED载板玻璃生产线4条,年产高世代OLED载板玻璃不少于350万片,占据国内15%的OLED载板玻璃市场份额。新增就业岗位不少于700人。
申报要求:该专项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用合作。

专项4:智能座舱新型抬头显示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专项简介:该专项面向汽车智能化创新发展和人机交互方式革命升级的需求,聚焦行车安全性、交互便捷性和驾驶智能性,开发具备高光效、高像质、大视场、沉浸式体验的新型AR-HUD车载抬头显示系统,实现车辆信息、AR导航、路况及危险预警、车辆生态服务等信息显示与交互,重塑智能座舱生态,建设车载抬头显示系统自动化生产线,打造国内一流的汽车智能光电核心产品中试及产业化基地。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AR-HUD车载抬头显示系统自由曲面空间成像、视场角扩展和倾斜投影技术,优化设计大视场角、低畸变、远距离纵深成像光学系统;研发偏振光薄膜及偏光转换器件设计制造技术,提高系统光能利用率,研制高光效、低功耗和小型化图像生成单元;构建光学系统热分析理论模型,开发无热化光学成像镜头和高效散热架构,突破耐高温精密光学元件胶合技术;研究大口径光学自由曲面精密成型和镀膜技术,构建三维轮廓点云数据计算模型和微纳误差补偿理论,突破高性能制造技术;开发基于SOC端的人机交互逻辑、图像渲染、AR虚实融合算法,构建基于MCU端的数据处理架构、实时操作系统、标定及诊断功能模块,实现不同交互场景下虚实融合的高效适配;建设新型抬头显示系统自动化生产线,实现规模化制造。
考核指标:开发2-3套适配车型车载抬头显示系统样机,系统视场角(FOV)≥12°×5°,虚像距离(VID)≥10m,亮度≥13000cd/m2,解析度≥80像素/度,畸变≤2%;关键光学部件实现自主开发,突破4项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自由曲面镜面型精度≤40μm,偏振光转换效率70%以上;形成新工艺新技术≥3项,检测试验技术标准或规范不少于2项,引进培养50人以上专业创新人才,申请发明专利10件以上,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以上;新建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年产能30万套/件。
申报要求:该专项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用合作。

专项5:全光学集成量子保密通信芯片关键技术及应用
专项简介:该专项以量子保密通信系统产业应用需求为导向,通过突破大规模低损耗波长选择量子光交叉架构和光罩拼接技术、高Q值微腔光学频率梳产生以及硅基三维波导异构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制全光学集成的量子保密通信芯片并开展量子保密通信行业应用,解决当前量子通信系统体积大、成本高、部署难的问题,推动量子保密通信实用化,促进我省科研学术机构在量子信息、光电子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强力支撑我省国家网络安全创新应用示范区建设。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硅基波导和氮化硅波导多层堆叠的量子密钥编解码硅基芯片,实现多层交叉耦合结构、可控光学延时和多协议并行编解码;研究基于波长选择开关矩阵和波分复用的量子全光交叉连接器硅基集成芯片,突破大规模硅光集成芯片的面积限制,实现波长按需灵活配置的全光交换;研究基于微腔结构的光学频率梳,实现高转换效率光学齿线;研究基于新型材料的光学和光机械微腔芯片,构建通信传感一体化微小型系统或器件;研究波导的光模斑渐变转换器和共基底板芯片直装结构,利用微米级贴装工艺,将光源芯片、硅基芯片和探测器芯片集成在一个封装壳体内,实现全光学器件的集成;基于全光学集成量子芯片研制量子密钥分发终端,开展量子保密通信系统典型示范应用,为量子保密通信产业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编解码芯片中硅波导和氮化硅波导层间耦合损耗≤0.2 dB,光延迟精度≤10ps,单路编解码速率≥2.5Gbps,支持相位和偏振混合编解码,大小≤12mm×20mm×8mm;光频梳效率≥20%,齿线数目≥10,封装后≤75mm×55mm×25mm;微腔Q值>108,传感器灵敏度和分辨率比现有同类器件提升至少1个数量级;量子全光交叉连接芯片规模≥16×16×4λ,封装后大小≤150mm×90mm×25mm;量子保密通信应用示范节点数≥4,安全成码速率≥1Mbps@10dB,最远成码距离≥150km。专利≥8件,SCI论文≥8篇;培养博士和硕士≥15人;示范应用的社会和客户满意度≥90%。

二、先进制造领域

专项6:大飞机用高压组合式燃油泵与高安全性座舱压力调节系统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专项简介:面向大飞机生产重要部件的重大需求,针对大飞机组合式燃油泵研制中高可靠性、高压力等需求,开展“高空高效率组合泵”、“高压力高可靠性摩擦副”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工程样机,并进行功能验证、环境试验验证和寿命试验验证;针对大飞机座舱压力调节系统高舒适性安全性等需求,开展民机软件正向研制、高精度控制算法、高效仿真验证、三裕度高精度无扰传动、翻板式子母控制阀匹配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打造大飞机组合式燃油泵、座舱压力调节系统从设计、制造、验证为一体的航空产业链体系,构建产业化能力。
研究内容:1.针对高空燃油气蚀、高效率流体设计、离心泵齿轮泵组合结构设计等问题,开展“超低比转速离心叶轮优化设计”、“轴向力平衡结构研究”、“高容积效率齿轮齿形优化”、“离心泵与齿轮泵集成匹配”等关键技术研究,实现组合式燃油泵的高空高效率设计。2.针对大径向力工况下摩擦副寿命低的难题,研究轴承涂层技术、轴承油膜设计技术、高硬度高光洁度齿轮轴工艺技术,实现摩擦副在高速、高温、高压力下的长寿命及高可靠性。3.针对座舱压力调节系统高安全性要求,开展基于DO-178标准的软件正向设计、三裕度高精度无扰传动设计等技术研究,满足飞行过程中适航标准失效概率的要求。4.针对《HB-7489民用飞机环境控制系统通用要求》中座舱压力调节系统变化率“-91SLm/min~152SLm/min”高舒适性要求,开展高精度控制算法、翻板式子母控制阀匹配设计和系统高效仿真验证技术,提升座舱压力调节的舒适性。
考核指标:组合式燃油泵:重量小于25kg,可靠性≥30000h,燃油供油量≥19000kg/h,供油压力不小于15MPa,零流量供油压力不大于15.5MPa,形成验证机三套并进行产业化,产能达到200台/年;座舱压力调节系统:座舱高度变化率-91SLm/min~152SLm/min,可靠性≥8000h,形成座舱压力调节系统一套,半物理仿真平台一套,产能达到50套/年;授权发明专利3件以上、实用新型3件以上。
申报要求:该专项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用合作。

专项7:煤炭综采工作面运输巷高效智能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专项简介:开展煤矿巷道矿压实时感知、空间信息感知及多传感器感知技术研究,实现巷道环境的多元信息与装备参数调整的有机融合,构建巷道安全底座;开发煤矿巷道无反复支撑超前支护、超前支护与转载运输破碎一体化机器人、大运量低矮柔性转载及大行程自移、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提升装备对巷道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运行效率;研究高带宽低延时数据通信、超前支护和转载机与机尾自移协同控制策略,形成煤炭综采工作面运输巷高效智能成套装备。该项目的实施将填补国际技术空白,满足巷道智能化建设对装备的重大需求,促进煤炭行业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发展。
研究内容:1.针对不同围岩条件超前支护选型复杂、不同巷道区位支护设计困难等问题,开展煤矿运输巷矿压显现规律及智能分析技术研究,研发巷道装备智能选型系统。2.针对煤矿巷道设备繁多、人员密集、环境多变且无法精确感知等问题,开展空间信息感知及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研究,实现巷道环境、人员、设备全方位实时监测,为群组装备的实时控制提供环境安全性和运行边界信息。3.针对软岩巷道反复支撑受损、硬岩巷道悬顶长、巷道装备难以布局等问题,研究群组装备的可靠性匹配方法,开发运输巷道门式支架搬运系统、支护运一体化机器人、柔性转载机、自动化预破等关键技术装备。4.研究回采过程中工作面与巷道装备高效协同技术,开发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解决装备智能化协同程度低的难题,实现各设备间的实时同步作业及与工作面的协同推进。
考核指标:巷道围岩变形检测精度≤5mm、智能装备群核心装备控制精度达到±10mm、巷道柔性转载装备总高低于1800mm、皮带机自移机尾行程达到15m以上、坚硬顶板巷道锚杆锚索破除率达到90%以上、开发统一通讯协议,指令传出延时≤150ms、成套智能装备群生产班开机率不低于90%、构建煤炭综采工作面运输巷智能装备成套化技术体系一套,形成煤炭综采工作面运输巷智能装备应用示范点1-2处;项目实施期内实现总销售收入8-10亿元,新增利税1-1.5亿元;申请专利8-10件,其中发明专利不少于3件,制订企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1项。
申报要求:该专项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用合作。

专项8:高精度立式磨削机床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专项简介:面向国家战略对高端数控制造装备国产化的需求,针对复杂零件内孔、外圆、平面加工困难,国产磨削主轴性能不达标、数控系统依赖进口、制造装配精度差等问题,开展整机数字化设计、集成优化与运动部件动力学特性分析、液体静压主轴回转精度主动调控、整机集成控制系统开发、制造与装配精度保持性等技术研究,开发高精度立式复合磨床装备,提升复杂零件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实现高精度立式复合磨床自主研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满足复杂零件高精度加工需求,加快推动高端数控制造装备国产化替代。
研究内容:1.针对立式复合磨床机、电、液、控多系统耦合问题,研究整机数字化设计和集成匹配优化技术,从机床骨架模型布局组合设计、整机精度与功能部件精度的关联分配、多域性模型匹配优化等方面提高动静态精度和系统可靠性。2.研究高速高加速进给的时变动态特征,通过研究驱动动力学的精确建模与特性分析方法,建立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时变模型,明晰加工过程参数变化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实现振动模态参数的精确识别与自适应补偿。3.针对国产液体静压主轴整体技术指标落后、发热量大等难题,建立液体静压主轴流-固-热耦合模型,开展液体静压主轴热稳定性保持、回转精度主动调控、承载刚度提升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高性能高稳定性液体静压主轴部件。4.根据复合磨床专用工艺流程要求,开展精密运动控制算法、多轴联动控制与专用数控系统开发等技术研究,开发高精度立式复合磨床集成控制系统,为复杂曲面零件超精密磨削加工提供控制系统软件支撑。5.针对关键零部件制造误差、机床装配变形以及装配累计误差导致的装配结合刚度下降问题,开展关键零部件刚度、精度保持性评价方法研究,指导关键零部件高刚度设计和整机装配工艺方案,保证机床关键零部件制造加工精度和整机刚度特性。
考核指标:承载刚度≥1000N/μm、圆度≤0.8μm、同轴度≤2μm,磨削主轴回转精度≤0.5μm;工作台幅面≥1200mm、工作台行程≥1200m、垂直度≤2μm、加工粗糙度优于0.15μm;形成35台/年的生产能力;申请发明专利8项以上;形成相关企业技术规范与标准1-2项。
申报要求:该专项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用合作。

专项9:用于大异型非对称回转零件高精高效加工的重型智能复合机床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专项简介:面向航空航天、国防安全关键装备用大异型非对称回转件表面的高精、高性能加工需求,针对极端不平衡条件下的主轴平衡、结构组元间的振动隔离、智能感-算-双控一体化集成控制、机床可靠性与精度保持性、边云协同的数字孪生等难题,开展面向适用于大异型件加工用装备本体、感-算双控一体化专用数控系统、边云协同的数字孪生数据感知技术的研究,包括高刚性可移动床体、重载功率-伺服复合主轴、复合工序进给系统综合与优化设计、于在线智能分析计算、由视觉引导的机床与机器人等辅助装备的一体化集成控制、多源数据感知与融合、边云协同下不完备监测信息的数字孪生系统等,实现多轴联动的重型智能化高效复合机床设计和制造技术自主可控,填补国内大异型非对称回转件高精、高性能加工的技术空白,满足国防装备发展需求。
研究内容:1.针对大异型件回转过程中的动静态平衡和机床结构组元间的振动隔离难题,研究床身-主轴-工件-夹具系统的耦合特性和极端不平衡条件下的主轴平衡及结构组元间的隔振方法,开展重载功率-伺服复合主轴、复合工序进给系统综合与优化设计,形成重型智能复合机床的成套设计技术。2.针对机床与机器人等辅助装备的一体化集成与实时智能控制问题,研究系统与环境状态感知、数据分析计算与实时应用、视觉等传感器引导的机器人等辅助装备的实时运动控制,实现机床加工及辅助装备的一体化智能集成控制。3.针对极端不平衡条件下复合机床结构引发的不可靠与精度干涉问题,研究高刚性结构模态与拓扑优化,机床精度可靠性和结构可靠性,载荷作用下大异型件回转惯性分裂机床加工精度可靠性结构可靠性的作用机理。4.针对机床远程智能管理需求的边云协同监控与运维问题,研究监测信息采集、不完备信息融合及可视化运行状态智能感知技术,实现边云协同的数字孪生和实时健康管理与故障预测。
考核指标:床身上工件最大回转直径≥1640mm,马鞍结构内最大回转直径≥3500mm,工作行程X轴≥800mm、Z轴≥7000mm、Y轴≥100mm,C轴360°连续;切削进给速度X,Z 0.75-6000mm/min,Y:0.5-60mm/min,C:2×360°/min;快速移动速度X,Z≥6000mm/min,Y≥2000mm/min,主轴输出转速3-710r/min;主轴扭矩≥12500Nm;全行程范围内定位精度X≤8μm,Z≤18μm,Y≤5μm,C≤12″;重复定位精度:X≤6μm,Z≤11μm,Y≤4μm,C≤6″;MTBF≥900小时,单台机床工序复合能力不少于4种;机床部件国产化率不低于80%;授权发明专利4件、软著4件,制定不少于5项企业技术规范与标准;实现年产8台/套生产能力。
申报要求:该专项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用合作。

专项10:超大型绿色智能矿物磨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专项简介:面向国家绿色智能矿山建设对矿物磨机的迫切需求,针对磨矿系统能耗高、可靠性要求高、驱动功率大、智能控制缺乏等技术难题,开展磨机疲劳可靠性评价及寿命预测、多滑履静压轴承及润滑、超大型磨机多点啮合及均载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磨矿系统能耗评估体系、双驱变频驱动及智能控制系统,大幅降低磨矿能耗,提升磨机可靠性,突破磨机大功率驱动等关键“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我国矿山装备制造领域的弯道超车,领跑矿山装备行业的技术发展。
研究内容:1.针对矿物粉磨系统矿石性质、工艺参数差异大,设备类型多且工作机理复杂等难题,建立矿山粉磨工艺数据平台,开展磨矿系统优化理论研究,突破矿山粉磨系统能耗计算与评估体系的关键技术,为磨矿系统低碳智能高效运行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2.针对超大型磨机重载工况、高可靠性疲劳设计等技术难题,开展超大型磨机回转部高精度疲劳可靠性设计与分析方法研究,研制重载、低速条件下多滑履静压轴承及润滑系统,提高大型矿物磨机可靠性。3.针对大型磨机双驱变频驱动系统传动平稳性、传动系统控制复杂等难题,研究大功率IGBT并联均流技术及大功率EMC抗干扰技术和负载观测器模型及前馈控制技术,突破双驱主从转矩控制、扭振抑制控制,磨机板结保护等智能控制算法。4.开发超大型矿物磨机多点啮合驱动装置,研究基于磨机多态耦合变形的齿轮传动装置弹性补偿及均载技术,建立试验平台进行验证,替代环形电机方案。
考核指标:项目成果开发的磨机最大装机功率不小于18000kW、滑履轴承支撑载荷大于11000kN、变频双驱不平衡力矩小于1%、磨机传动系统振动值小于4.5mm/s;实现不少于6台套系列化磨机的推广应用;申请发明专利5件以上。
申报要求:该专项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用合作。

专题11:适用于大型复杂构件制造的高效智能化机器人焊接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专项简介: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高效智能化机器人焊接装备的需求,针对船舶、核电和工程机械关键构件尺寸大、结构复杂、自动化焊接设备通用性差、机器人焊接轨迹规划困难、自动化焊接技术优势无法发挥等行业痛点,开展复杂结构焊接轨迹快速生成、高端焊接电源核心工艺软件自动可控、焊接质量信息感知与控制、成套装备设计与数字化集成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出适用于狭窄空间作业的无轨爬行焊接机器人、船舶结构激光焊接成套装备、通用性多机器人协调焊接装备等系列新型成套焊接装备,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高新技术船舶结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制造、核电关键部件激光焊接国产替代、矿山机械大型构件机器人自动化焊接。
研究内容:1.大型复杂构件智能化焊接技术开发母机研究。针对国内机器人焊接装备与焊接工艺适配性差、机器人焊接工艺数控库与软件研发脱节等行业共性问题,突破信息/传感技术与自动化焊接装备的深度融合、焊接工艺大数据分析建模等关键技术,构建大型复杂构件智能化焊接技术工业母机,为各型智能化焊接装备研制提供新技术开发与测试平台与孵化器。2.自动化焊接工艺软件及高端焊接电源研究。针对高端装备焊接制造严重依赖进口高端焊接电源的行业现状,以及国产焊接电源在高强金属材料焊接时工艺性差的问题,突破焊材化学成分-物理化学特性-焊接工艺性关联规律建模、面向焊接材料与作业工况需求的焊接工艺特征曲线自主优化等关键技术,开发出高强钢、高强钛合金自动化焊接工艺数据库软件及配套高端焊接电源。3.机器人焊接轨迹免示教快速生成系统研究。针对大型复杂构件机器人示教编程效率低、操作难度大等问题,突破适应复杂空间曲线与避障要求的机器人轨迹规划核心算法、局部特征识别自动寻位算法与轨迹规划结果的信息融合技术等关键技术,开发出面向大型复杂构件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的免示教编程成套设备。4.大型构件狭小空间智能化焊接装备研究。针对常规工业机器人无法应用于密闭结构或狭小空间焊接作业的行业难题,突破大视野/高精度三维视觉传感的目标位姿识别技术、关键工艺装备小型化、多维数据协同处理等关键技术,研制出适用于大型构件狭小空间全位置作业的无轨爬行焊接机器人设备。5.大型复杂构件激光焊接成套装备研究。针对当前船舶和核电大型构件激光焊接成套装备自主可控度低、无法应用于国家高新工程焊接建造等问题,突破关键工艺设备自主可控、全周期焊接质量监测与闭环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出自主可控的大型复杂构件激光焊接成套装备,满足船舶和核电大型构件高效高精度焊接建造需求。6.通用型多机器人可重构柔性焊接装备研究。针对工程机械大型构件批量小、结构复杂、焊接工艺需求多变、机器人自动化焊接适应性差的行业难题,突破可重构协同设计、多机器人协同控制、焊接工艺模块化自主切换等关键技术,开发出通用型多机器人可重构柔性焊接装备。
考核指标:大型复杂构件智能化焊接技术开发母机满足不低于5种焊接工艺开发需求;自动化焊接工艺软件及高端焊接电源自主可控比例100%;焊接轨迹规划速度大于2m/min;大型复杂构件狭小空间智能化焊接装备尺寸不大于800mm×400mm ×300mm;大型复杂构件激光焊接成套装备的单道焊缝最大长度不低于10m,单道焊缝熔深不低于12mm;通用型多机器人可重构柔性焊接装备可根据需求进行2-8台器人协作,实现不少于3种焊接工艺方法的可重构配置;焊缝质量一次探伤合格率不低于95%,12mm以下钢板激光焊接速度不低于1m/min,30mm厚钢板对接时长不大于2m/h;实现不少于20台套相关设备的推广应用;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5件,授权软件著作权不少于5项。
申报要求:该专项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用合作。

三、新材料领域

专项12:氧化铝生产流程伴程富集制备碳酸锂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及产业化
专项简介:该专项聚焦氧化铝生产过程伴生锂资源利用以及新能源产业关键原料安全保障等重大行业难题,开发氧化铝生产流程伴程富集制备碳酸锂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含锂铝土矿的高效经济利用,提高国家锂战略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实现锂盐基础原料自主可控,推动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
研究内容:针对河南含锂铝土矿中锂的赋存状态以及锂在氧化铝生产流程中铝酸钠溶液强碱体系锂铝分离困难、锂精矿脱附效率低、浸出选择性差、脱附液杂质净化工艺流程复杂等关键技术难题,开展铝土矿中锂的赋存状态、铝酸钠溶液中锂的分离与富集、锂精矿高效浸出、杂质微量元素净化、工业级碳酸锂制备电池碳酸锂等技术研究以及氧化铝生产流程伴程富集制备碳酸锂产业化示范。
考核指标:生产的碳酸锂达到工业级碳酸锂产品标准,单杂质元素含量Na≤0.20%,Ca≤0.07%,Fe≤0.007%,Cl-≤0.03%,SO42-≤0.50%,产品合格率大于95%;开发杂质微量元素成套装备,实现Li2CO3含量≥98.5%。实现年产1250吨碳酸锂生产能力。申请发明专利5件以上,制定行业或团体标准2-5项,发表科技论文5-10篇。
申报说明:该专项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用合作。

专项13:国产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专项简介:该专项聚焦我省碳化硅基半导体材料和原料依赖进口、生产成本高、尚未规模化生产的难题,开展国产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粉体及原料的专用设备和高纯度、高产能、低成本制备技术研发,实现碳化硅基半导体产业上游基础原材料、下游关键产品技术自主可控,为国防军工、高铁、5G基站、新能源、光伏等国家工程建设提供高端碳化硅原材料。
研究内容:开展国产碳化硅及半导体材料制备的机理研究,建立反应模型,突破高纯碳化硅粉体生产系统多级控制系统,实现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开展高纯碳粉提纯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实现碳化硅基半导体材料原料成分的均匀稳定;开展大产能碳化硅材料制备工艺体系研究,从碳化硅材料制备反应、过程控制的角度,探究工艺设备的关键技术,攻克大型制备碳化硅粉体炉的质量稳定性底、杂质含量波动大等关键技术,建立碳化硅基半导体材料的行业标准。
考核指标:实现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原料全部国产替代,年使用碳化硅半导体粉体材料不低于300吨。产品纯度达到99.9999%,生产的碳化硅粉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杂质元素低且稳定,单杂质元素极差值(ppm,wt,GDMS):Fe<0.1,Al<0.1, Cu<0.1,Ca<0.1,Mg<0.1,B<0.07,P<0.1;突破大型制粉炉生产高纯碳化硅的行业瓶颈,申请发明专利5项。
申报说明:该专项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用合作。

专项14:超大型结构用国产大丝束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专项简介:该专项针对我国风电、船舶等重点领域承力结构用碳纤维依赖进口的问题,开展48k及以上国产大丝束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实现大丝束碳纤维编织织物和拉挤板材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国产大丝束碳纤维复合材料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风电叶片和高端船舶等领域超大型结构发展需求。
研究内容:开展大丝束碳纤维界面性能优化研究,突破大丝束碳纤维界面控制技术,实现大丝束碳纤维与树脂基体间的高强度结合;开展大丝束碳纤维高性能编织技术研究,突破大丝束碳纤维展薄控制技术,实现不同面密度、多轴向大丝束经编织物的批量稳定编织;开展大丝束碳纤维拉挤技术工艺研究,探究工艺参数与碳纤维毛羽的相互关系,突破国产大丝束碳纤维拉挤过程毛羽过多和质量波动等关键技术,实现大型结构典型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规模化生产。
考核指标:实现大丝束(48K及以上)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在100米以上风电叶片和60米以上客轮获得全尺度应用。材料拉伸强度≥750MPa,拉伸模量≥60GPa;拉挤板材拉伸强度≥1700MPa,拉伸模量≥140Gpa。建立年产能8万㎡大丝束碳纤维织物编织产线1条。申请发明专利8项以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

专项15:大尺寸硅片精密磨削加工用砂轮开发及应用
专项简介:该专项针对集成电路产业大尺寸硅片高效精密加工需求,开展12英寸大尺寸硅片精密磨削加工用系列砂轮关键技术及配套工艺研究,开发出系列超硬材料制品,实现技术自主可控,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替代进口实现稳定批量应用,破解半导体硅片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
研究内容:开展高硬脆材料(硅)的去除机理及损伤演变规律研究,研究不同载荷与氛围条件下工具失效机制;开展窄粒度分布、多棱角锋锐金刚石微粉及流淌性低温陶瓷结合剂技术开发,开发超细粒度砂轮均分分散成型技术,研究减薄砂轮微气孔组织制备与调控;开发大高宽比窄环砂轮工作层均匀制备及精密槽型加工技术,研究槽内金刚石出刃精细修整调控技术,突破大尺寸硅片精密加工用金刚石磨具制备关键技术;开展工具使用性能和寿命综合性评价方法,以及面向工件性能需求的加工工艺优化研究,制定工艺规范并实现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开发出大尺寸(φ300mm)硅片双端面减薄砂轮、精密倒角砂轮等系列产品,其中硅片双端面减薄砂轮最大进给速率80μm/min、硅片TTV≤1μm,寿命≥2000片;硅片倒角用砂轮槽间距公差±0.05mm、槽深公差±0.05mm、槽底圆弧公差±0.01mm、单槽寿命≥4000片。实现年产10000片硅片双面减薄砂轮、5000片硅片倒边轮的生产能力。申请专利9项以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制定产品企业标准或规范2项以上。
申报说明:该专项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用合作。

四、新能源交通领域

专项16:空气储能100MW级电动发电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专项简介:针对双碳背景下压缩空气储能向大容量、集成化、高效化的发展需求,开展大功率高功率密度高速同步电机电磁设计理论、高压高效风扇设计与分析、同步电机起动性能与变频控制技术、大容量高速双轴伸全功率转子机构设计、高线速度大电流有刷励磁系统设计、动平衡与测试技术等方面关键技术研究,提高空气储能系统效率,保证空气储能装备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100MW级电动发电机自主化、国产化,打造国内完整的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行业竞争力,满足国家储能战略装备需求。
研究内容:1.低损耗、高效率系统设计。针对储能项目高效要求,开发高效能材料替代技术,降低铁耗;创新线圈换位结构,平衡内部环流,减小涡流损耗,实现效率全面提升。2.低振低噪结构设计。针对高速大容量同步电机发热与振动等可靠性问题,开展整机与转子结构应力场、热流场的耦合分析研究,突破高速大容量同步电机平衡与精密测试技术。3.频繁变频启动设计。针对大容量同步电机变频启动,开展同步电机起动性能、变频控制技术耦合分析研究,开发全阻尼转子结构。4.绝缘结构可靠性研究。针对高速同步电机变频控制电源谐波及尖峰电压冲击等问题,开展基于新型绝缘材料的先进绝缘结构设计及工艺研究,提高电机的可靠性,大幅延长电机服役周期。
考核指标:开发100MW级电动发电机一套,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电动发电机综合效率≥98.9%;轴振动≤50μm;噪声≤85dB(A)。建成高精度高效率生产线1条、电磁-结构-温升等多角度测试试验站1个,实现年产30台套产业化能力;完成技术或检测标准1项;申请专利50项;成果鉴定1项。

专项17: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和器件研发及示范
专项简介:本专项将研究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的自动化、规模化制造技术,开发高效率、低成本的系统集成方案,开展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示范,为全省加快布局新型储能未来产业,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科技支撑。
研究内容: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开发及电池设计、制造技术,包括:高容量高电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设计开发及量产技术研究;高比容量、高首效钠离子电池负极碳基材料的改性及规模化制备;宽温域、低阻抗、低产气电解液的研发及配比优化;开展钠离子电池的储能机制研究,包括电极材料改性对晶体场结构变化及电性能影响的规律,电极反应动力学的调控机制与提升技术,以及全寿命周期失效机制研究与稳定化策略;长寿命、宽温区、高倍率钠离子电池电芯的设计及可靠性制造技术。
考核指标:研制的正极材料克容量≥160mAh/g,负极材料克容量≥350mAh/g,且首效≥90%;量产钠离子电芯单体能量密度≥165wh/kg,循环寿命≥3000次;-30˚C容量保持率80%。申请发明专利5件以上,参与制修订国家或行业标准2项。

专项18:商用车智能电动底盘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专项简介:本专项将研究智能电动底盘拓扑架构,突破底盘集成化设计和耦合动力学集成控制技术,开发集成式电驱桥、EPS、底盘域控制器和自主智能电动底盘开发技术平台,研制智能电动底盘,实现配置该底盘的系列化新能源商用车批量推广应用,系统提升我国新能源商用车国际竞争力,为全省加快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科技支撑。
研究内容:研发具备功能模块化、接口标准化和平台化的智能电动底盘拓扑架构,研究基于结构-材料-性能多目标优化的轻量化技术;开展底盘与电池、动力的一体化设计,开展商用车电驱动桥一体化设计;研究底盘电控转向(EPS)、制动、驱动和悬架的耦合动力学集成控制技术,开发底盘域控制器;研究多源感知融合及车辆横纵向动力学技术,开发自主智能电动底盘开发技术平台,形成客车、卡车等底盘配置并实现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开发出两类应用智能电动底盘的商用车(客车和卡车);底盘一体化电池系统能量密度≥165kWh/kg,一体式中央电驱桥扭矩密度≥24Nm/kg,转向系统的转角跟踪误差≤3%,回正残余角≤7°;制动系统响应时间≤0.33s,压力控制超调量≤15%;底盘集成横向控制误差≤0.1m,纵向速度误差≤0.17km/h,垂向控制误差≤0.006m;开发的纯电动客车降重比例达5%。申请发明专利10件以上,制定企业标准规范3项。配置智能电动底盘的系列化新能源商用车实现不少于1000辆的示范应用。

专项19:基于钛锂耦合制备动力电池用磷酸铁的技术研究及应用
专项简介:本专项将依托钛产业链耦合优势,形成钛锂耦合高效融合发展的思路。利用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产生的废副硫酸亚铁,制备低成本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前驱体磷酸铁,开展钛锂耦合循环经济产液示范,为全省加快布局新型储能未来产业,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科技支撑。
研究内容:本专项针对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废副产物多、治理困难且花费多等问题,提出了依托钛产业链耦合优势和大化工理念,通过利用合成金红石母液中硫酸亚铁,开发一种利用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废副生产开发动力电池用磷酸铁的制备方法,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硫酸亚铁溶液中杂质金属离子的除杂提纯研究;2.磷元素回收及稳定调控技术;3.铁磷比的调控工艺研究;4.纳米磷酸铁的制备研究;5.磷酸铁锂的制备技术研究,如关键设备轨道窑的开发。
考核指标:1.开发利用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废副硫酸亚铁制备动力电池用磷酸铁的方法,形成动力电池用磷酸铁的制造能力,开发纳米磷酸铁产品。建成一条年产10万吨磷酸铁自动化生产线。申请发明专利5件以上,制定相关企业标准2项。2.磷酸铁产品指标:铁含量:35.7~36.7%,磷含量:20.0~21.1%,铁磷比:0.96~1.0,振实密度(g/cm3)≥0.6,粒度(D50)/μm:1~9,比表面积/(m2/g):3~16;杂质元素含量小于行标HG/T4701-2021。3.磷酸铁锂产品指标:产品物化性能满足国标GB/T 33822-2017;电极材料首放≥155mAh/g(0.1C),首效≥96.0%(0.1C);2C放电容量≥140mAh/kg,有效循环≥2000周。4.形成完整的绿色技术工艺包。

五、生物医药领域

专项20:人工器官及辅助装置、新型材料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专项简介:多器官衰竭是目前临床死亡的重要原因。人工器官作为重要的医疗手段之一,不仅可以拯救器官衰竭病人的生命,也逐渐成为一种替代选择,临床对其需求量迅速增长。以多器官功能衰竭替代治疗需求为导向,开展人工器官及辅助装置、新型医用材料的关键技术,建立临床验证协作平台和评价规范,以关键核心技术及产品开发的国产化为目标,实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可靠性、有效性和可及性,有效解决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大多依靠进口的问题,并有效改善、提高人口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健康中原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研究内容:研发适用于重要脏器功能替代治疗的人工器官及辅助装置;研究脏器功能替代治疗的多学科联合救治关键技术,建立多模态风险预测模型,研发多参数生理信息监测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实现器官保护和重建;研发新型医用材料、智能监控和强效供能系统,实现更高效、多功能的器官替代治疗。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高效的数据融合模型和器官支持辅助决策系统的多学科整合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器官替代治疗的远程监控及个性化智能预警和并发症预测。开展人工器官,辅助装置和新型医用材料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服务体系评价,并建立规范化试点基地。
考核指标:获得人工器官产品二类及以上医疗器械注册证;研发新型医用材料2-3种;建立人工器官全周期诊疗及管理体系1套;研发基于大数据和云平台的多终端人工器官临床决策系统1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6项;在5家以上医院进行应用示范。
申报说明:该专项为临床、信息、材料等多学科交叉融合,鼓励优势医疗机构与企业联合申报;项目研究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涉及临床试验研究须提供临床试验许可和伦理审查意见。

专项21:基于主动健康的常见慢性病数字化技术与应用
专项简介: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是科技工作“四个面向”重要任务之一。我国常见慢性患病病率高、知晓率低和控制率低,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针对常见慢性病居家社区医养康养重大需求,基于高质量标准化的慢性病大数据,建立终身健康数据采集、监测预警、主动干预、示范应用于一体的主动健康数字化服务生态,形成未病先防、疾病早诊,预后评估、个性化医疗和健康管理新模式,助力健康中原建设。
研究内容:针对常见慢性病,研究数据采集、数据安全和管理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个人终身健康数据采集系统;研究无创生物标志物的骨骼肌肉、心肺和认知等功能退变疾病以及相应慢性病的监测预警技术,研发医疗级智能终端产品和物联网数据系统;研究非药物与药物协同干预、院前院中院后连续服务、远程医疗和健康自主管理等个性化多方服务的模式;研发基于智能终端产品和数字信息技术的主动健康服务区域云平台,构建覆盖医院-社区-居家的多学科分层级的慢性病主动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化试点基地,形成可推广的示范和评价体系。
考核指标:1.完成个人终身健康数据采集技术平台1个,个人慢性病健康数据采集和评价标准2套;2.建成基于无创生物标志物的骨骼肌肉、心肺和认知等功能退变疾病以及相应慢性病评价数据库1个(病例数不少于5000人);3.研发面向常见慢性病监测管理的医疗级智能终端设备和健康管理系统不少于3项;4.建立慢性病患者非药物与药物协同干预、院前院中院后连续服务、远程医疗和健康自主管理模式各1个;5.在不少于5个地市建立慢性病主动健康管理试点基地,覆盖人数不少于50万人;6.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软件著作权不少于2项,二类及以上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少于2项。
申报要求:该专项为医药、营养、信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鼓励优势医疗机构或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联合申报;项目研究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涉及临床试验研究须提供临床试验许可和伦理审查意见。

六、资源环境与社会事业领域

专项22:东秦岭花岗伟晶岩高纯石英资源评价与产业化利用
专项简介:本专项以东秦岭花岗伟晶岩(白岗岩)高纯石英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地质成因和分布规律研究,形成有针对性的资源勘查评价技术和标准;通过石英深度提纯工艺和产业化研究,为高纯石英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实现高端高纯石英进口替代,为发展河南省高纯石英砂产业及关联产业集群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内容:通过与海外花岗伟晶岩(白岗岩)的对比研究,采用最新地质研究方法,反演花岗伟晶岩的地质形成过程与高纯石英的形成机制,阐明分布规律,建立识别标准,优选资源勘查靶区;通过对花岗伟晶岩(白岗岩)高纯石英资源勘查各类技术参数进行系统研究,建立花岗伟晶岩(白岗岩)高纯石英资源勘查技术方法和标准;开展花岗伟晶岩(白岗岩)石英原料制备高纯石英砂研究,获取石英精矿分离、提纯技术的优化工艺参数,形成花岗伟晶岩(白岗岩)高纯石英资源的提纯新工艺;进一步开展石英深度提纯和高端高纯石英砂制备工艺研究,形成以东秦岭花岗伟晶岩(白岗岩)高纯石英为原料制备4N级石英砂的工艺技术;实现花岗伟晶岩(白岗岩)高纯石英资源产业化利用,推动高纯石英产业及关联产业发展。
考核指标:建立东秦岭花岗伟晶岩(白岗岩)高纯石英资源的识别标准,优选出资源勘查靶区1-2处;建立花岗伟晶岩(白岗岩)高纯石英资源勘查技术方法和标准,指导1-2处资源地提交资源储量;新建花岗伟晶岩(白岗岩)4N级高纯石英砂中试年产万吨级的生产线1条;形成利用东秦岭花岗伟晶岩高纯石英资源制备4N8级高端高纯石英砂工艺;为新建年产1万吨半导体玻管及坩埚用高纯石英砂生产线提供技术支持。

专项23:豫东地区深部煤系气和氦气高效勘查开发关键技术及示范
专项简介:该专项围绕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双碳目标和我省绿色低碳转型战略需求,落实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部署、省委省政府关于深部煤系气和氦气产业化的决策部署,解决我省天然气供给短板、能源安全保障和能源结构优化等问题,研发我省深部煤系气和氦气勘查开发关键技术体系和装备,为我省布局深部煤系气和氦气井工厂勘查开发、天然气(LNG)液化提纯和氦气深冷分离综合利用及相关装备制造的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抢占先机。
研究内容:1.研究数字地质分析关键技术及集成应用。形成豫东地区“透明盆地”数字地质分析成套技术手段和实现途径;构建可实现对深部煤系地层进行透明地质分析的集成技术体系;形成煤系气和氦气资源评价技术体系。2.研究成藏地质理论。深化明确豫东地区上古生界煤系地层中煤系气和氦气成因机制、赋存规律、储层演化等成藏地质理论及甜点预测方法。3.开展煤系气和氦气地面高效开发技术适配创新研究。建立豫东地区深部煤系地层高效快速钻井、储层高效改造、高效稳定排采等成套关键技术和工艺体系。4.建设高效综合利用体系。创新形成豫东地区深部煤系气和氦气井工厂高效开发和井口撬装天然气(LNG)液化、氦气深冷分离、二氧化碳(CO2)地质封存等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及装备,建设示范工程。
考核指标:优选有利区块2-3处;提供勘查区块1-2处;提交豫东地区深部煤系气预测地质资源量不少于75亿立方米、氦气预测地质资源量不少于1000万立方米;煤系气和氦气排采浓度、流量符合商业开发价值,建立豫东地区深部煤系气和氦气成藏富集理论模型1个;建立豫东地区深部煤系气和氦气数字地质分析及高效勘查技术体系1套,建立豫东地区深部煤系气和氦气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及装备体系1套;CO2地质封存等综合利用技术及装备体系建立CO2地质封存技术及装备体系1套,建立豫东地区深部煤系气和氦气高效勘查开发利用示范工程1处,综合开发利用规模超过中等规模;编制适用于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煤系地层深部煤系气的勘查开发技术国家、行业标准不少于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3件;出版专著不少于1部。

七、农业农村领域

专项24:新型种植模式下大豆高产高效的分子基础与品种设计
专项简介:该专项针对我国大豆的自给率不足15%,严重影响国家粮油安全的现状,揭示新型种植模式下大豆高产和高效的生物学机制,并开展适应新型种植模式的大豆重要性状精准设计,创制突破性大豆种质和选育新品种。
研究内容:大豆密植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新型种植模式下大豆理想株型形成机制和种质创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高效利用体内和环境碳源进行共生固氮的机制;大豆密植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高产、高效共生固氮新品种选育。
考核指标:解析大豆高密种植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高效利用光合碳源和玉米根系分泌碳源共生固氮机制,阐明在新型种植模式的弱光环境下大豆高效共生结瘤机制,揭示新型种植模式下大豆高产株型形成机制,阐明关键基因优异等位变异功能。发现重要遗传位点15个以上,并解析5个以上关键基因的分子机制。利用分子辅助育种和生物育种方法,创制适应高密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创新种质10份以上,培育新品种5个以上,累计示范面积不低于5万亩,带动种植面积不低于50万亩,增加经济效益2亿元以上。耐密种质适宜密度2.0万株/亩及以上,耐密品种适宜密度1.8万株/亩及以上。适宜带状复合种植种质、品种与同等面积条件下河南省区试对照产量水平相当。

专项25:设施主要果菜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专项简介:针对河南省设施果菜生产中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通过创新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及连栋温室等设施结构和材料、研究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和障碍治理、低成本无土栽培轻简化技术、果菜机械化生产、水肥自动化管理、环境智能化管控和太阳光利用型植物工厂等关键技术,提高设施果菜生产效率,实现工厂化生产,达到节水节肥、省工省力、优质绿色、高产高效的目标。
研究内容:1.创新设施结构和材料。改良现有设施结构、研发引进新型透明和保温覆盖材料,提高现有设施的温光性能和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程度。2.土壤调理和障碍治理。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技术手段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筛选和选育设施果菜嫁接砧木新品种,克服土壤连作障碍。3.创新低成本无土栽培技术。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开发低成本设施果菜栽培基质,配套明确其自动化灌溉施肥制度和设备;研究太阳光利用型植物工厂无土栽培技术。4.果菜机械化生产技术创新。创新农机与农艺的有机融合,研发果菜生产管理各环节机械作业技术。5.创新水肥自动化管理。研究不同土壤类型下设施果菜水肥需求规律,制定精准化和标准化管理规程,研发自动化管理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1.提出适合设施果菜工厂化生产的设施结构标准化改造升级方案,提高设施温光性能和机械化率,劳动效率提高10倍以上。2.创制设施果菜高抗砧用新种质50份以上,筛选和选育果菜工厂化生产高抗专用砧木品种10个以上。3.建立土壤调理技术体系、设施果菜工厂化无土栽培、土壤栽培水肥精准管理体系不少于3套,节水30%以上,节肥35%以上,劳动效率提高5~6倍;研制出低成本无土栽培基质,较国外进口基质使用成本降低40%以上;建成设施果菜太阳光利用型植物示范工厂1座。4.集成设施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工厂化生产技术模式和生产标准10个以上;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10件以上;培训农技人员2000名,培养研究生20名;建立设施果菜工厂化生产核心示范基地不少于4个,辐射带动10万亩以上,新增效益3亿元以上。

专项26:融合多源数据异常天气下小麦玉米灾害应变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
专项简介: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反常天气频发、广发、强发和并发,导致小麦玉米减产严重。该专项拟开展反常天气灾害发生规律与预测,着重分析小麦玉米的气象灾害指标体系,研发反常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研发新型防控产品与配套技术;阐明玉米花粒期高温干旱、阴雨渍涝等致灾机理,研制防灾减灾调控产品及配套技术;研发小麦玉米气象灾害应急减灾技术与设备;建立以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抗逆稳产群体构建、精准绿色调控为核心的应急防灾减灾技术体系。
研究内容:1.反常天气灾害发生规律与预测。明确反常天气灾害发生的时空特征,建立小麦玉米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和监测预警系统。2.小麦防灾减灾技术研发与应用。针对小麦成熟期连阴雨导致的穗发芽、孕穗期倒春寒冷害等生产难题,明确防灾减灾技术原理,创制抗逆小麦新材料,构建抗逆稳产群体,研发系列防灾减灾产品及精准调控技术,集成小麦防灾技术体系。3.玉米防灾减灾技术研发与应用。针对玉米花粒期高温干旱、阴雨寡照、渍涝导致的授粉不良、籽粒败育和根叶早衰等问题,阐明致灾机理,明确防灾减灾技术原理,利用品种抗性互补等构建抗逆稳产群体,研发系列防灾减灾产品及精准调控技术,集成玉米防灾减灾技术体系。4.小麦玉米应急减灾技术与设备研发。针对小麦玉米成熟期连阴雨天气导致的穗部水分含量高、籽粒脱水困难,易发生穗发芽和籽粒霉变等问题,研发穗部快速脱水新技术和籽粒快速风干新设备。
考核指标:明确反常天气灾害发生规律,建立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阐明反常天气条件下小麦玉米致灾机理,研发防灾减灾调控产品5件以上,研制灾害应急减损新设备不少于2套,申请专利10件以上,制定防灾减灾技术规程或技术标准5项以上,集成防灾减灾技术体系不少于2套;建立技术示范基地不少于3个,示范推广面积不低于2000万亩,因灾损失减少10.0%以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以上,出版《河南省小麦玉米防灾减灾理论与技术》专著;培养研究生不少于8名。

赞(1)
《2024年度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咨询电话:18186455313,咨询微信或QQ:9915360,(申报易:项目申报、专利商标版权代理、软件著作权代理、科技成果评价、各类标准化代理、软件开发、商业计划书、工商注册财税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两化融合、企业信用修复、ISO体系认证等)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