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欢迎
每一位来访者

武汉市经信局促进人工智能赋能软件行业发展若干措施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人工智能+”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武汉软件业技术和应用场景优势,以软件企业为核心力量,联动大模型厂商与重点行业用户,驱动武汉软件产业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制定如下措施。

一、支持软件企业发展行业模型。支持软件企业开发并推广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产品与解决方案,鼓励有条件企业开发行业智能体,组织软件企业、大模型厂商与本地重点行业用户(如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大健康等领域)合作,共建行业模型乃至垂直智能体应用示范。按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政策予以补贴,降低软件企业模型训练与推理过程中的应用成本。

二、支持通用智能体创新发展。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等进行跨领域、多任务通用智能体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对于已取得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服务上线批号,在主流应用商店上架达到一定用户规模的智能体,纳入我市“算力券”支持范围。

三、支持软件企业智能技改。支持软件企业采用大模型、算力调度与数据治理等新技术,提升软件开发效率与质量,重点面向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汽车软件、网络安全软件等领域,打造一批技术先进、成效显著的软件智改标杆案例,梳理优秀智改解决方案,编制本地典型案例集,形成示范效应,向全国发布推广。

四、布局AI+软件名品建设工作。开展市级AI+软件优秀产品遴选工作,鼓励软件企业AI+软件产品参与评选“首版次软件”,同时择优向省经信厅、工信部推荐参评省级、国家级“首版次软件”,对于符合首版次软件奖补条件的软件产品给予奖补。

五、构建开源创新生态。利用武汉开源软件已形成的资源优势,建设服务全国的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并给予配套支持。打造国际开源社区,支持基于开源平台开展一系列供需对接活动,吸引人工智能开源组织落地并实施共享开源项目,建立基于人工智能开源贡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培育良好的开源创新文化。

六、实施人工智能人才强基工程。支持行业协会、学会、联盟,联合软件企业、行业用户、新型研发机构及相关院校,共同开发大模型应用、AI融合创新、智能体开发构建等模块化培训课程,用好“黄鹤英才”“武汉英才”等高端人才引进培育政策,对AI科技人才予以支持。组织“首席AI官”研修、技术沙龙、专题研讨会等活动,培养具备产业落地经验的人工智能工程师、跨领域解决方案专家及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

赞(0)
《武汉市经信局促进人工智能赋能软件行业发展若干措施 (征求意见稿) 》咨询电话:18186455313,咨询微信或QQ:9915360,(申报易:项目申报、专利商标版权代理、软件著作权代理、科技成果评价、各类标准化代理、软件开发、商业计划书、工商注册财税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两化融合、企业信用修复、ISO体系认证等)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